血小板减少症是血液系统疾病中很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患者因为体内血小板数值的异常减少,导致患者会有自发性出血现象,甚至因此而威胁到性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只有了解清楚具体的病因,我们才能循因而治,尽快恢复患者的健康状态。
下面我们就详细告诉大家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血小板数值的降低:
1、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统,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2、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最常见于脾功能亢进。急性型较少见,儿童居多,常于春季或初夏发病;病前1-3周多有上感病史。
主要表现为:
急起畏寒、发热;出血部位广泛,皮肤黏膜出血广泛且严重;脾脏肿大;预后良好,大多数半年内可治愈或自愈,仅少数病例转达变为慢性型;血小板<50×109/升。
慢性型较多见,多发生于女青年。主要表现为:
起病缓慢,病程长;出血轻,一般为皮肤、鼻、齿龈出租因和月经过多;可以轻度脾肿大;少部分可痊愈,大部分反复发作而迁延数年;血小板多在50×109/升以上。
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血小板数值降低后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
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